第274章 人头滚滚的金国(上)_诈宋
笔趣阁 > 诈宋 > 第274章 人头滚滚的金国(上)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74章 人头滚滚的金国(上)

  但凡金人出使宋国,使节下榻的驿站外均有士卒把守,既有护卫金使周全之职,也有监视金使之责。

  安维轩方行到得都亭驿外,便见得大兴国自都亭驿内三步并做两步迎了出来:“安副使,让大某好一番等待!”

  见得大兴国来迎,安维轩拱手道:“安某何德何能,竟劳得留守大人亲自相迎,实在是折煞安某了!”

  “安副使为宋国驸马,如何劳动不得?”大兴国还礼,又笑道:“我大金帝陛下甚爱安副使之才,言语间对副使之才很是称赞,大某也是倾慕的紧。”

  说到这里,大兴国将手指向随在旁边的官员,介绍道:“这位是翟永固翟副使,现任翰林直学事通议大夫知制诰,此次与大某同来贺宋国皇帝生辰的副使。”

  在金国呆了一年有余,安维轩对此人并无印像,再加上此人是汉人在金国为官,更不会有什么好感,只是拱手客套了几句。

  反观那翟副使对安维轩倒是很热情,拱手回道:“下官曾拜读过安副使的大作,更曾听填写副使大人写的曲子,至今仍是齿颊留香,余音绕耳,回味悠长令人回味难忘。”

  见这翟副使很是热情,安维轩倒也不能薄人脸面,忙摆手道:“翟副使言重了,都是诸位朋友抬爱吹捧,安某愧不敢当。”

  “我等在此寒暄岂是待客这道,安副使快快屋内请。”客套过后,大兴国引着安维轩向都亭驿内行去。

  安维轩来见大兴国,是不符合规制的,但大怂朝得罪不起金国,对金国使节不敢有丝毫的怠慢,还要变得花样的哄着金使高兴,对于大兴国见安维轩一事,大怂的朝廷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更有官员军尉士座在心中感叹安维轩与金国皇帝的私人关系太好了。

  当然,这些也是他们要向朝廷禀报的内容。

  宾主刚刚落座,大兴国便说道:“安副使以南海珊瑚树进献我大金国皇帝,本使返归之后便将书信与礼物派人奉与我大金国皇帝陛下,我大金皇帝陛下甚为高兴,命人以快骑送来三件上等白裘,分别赐与安副使与副使家的二位宋国公主。”

  说到这里,大兴国吩咐手下道:“快些将皇帝陛下的赏赐拿将出来。”

  听言,那守在一旁的手下忙应声按吩咐办事,不多时捧出三件上等裘袍来。

  见得裘袍,安维轩礼拜再三方才收下,转而与身边的周三吩咐道:“你且去找水牛,教他将我为大金国皇帝陛下准备的礼物送来,连同二位使者的那份也一并带来。”

  周三得了吩咐,出得都亭驿忙按吩咐办事。

  “安副使如何这般客气!”

  听得安维轩要送自己二人礼物,大兴国与那翟副使越发的客气起来。

  “二位远路而来,安某又怎好空手相见。”安维轩笑道,转而向大兴国问道:“留守大人想来是刚刚回到汴梁,还未熟悉公务,便又被派了出来。”

  上一次安维轩送自己价值不菲的彩色珍珠,这一次又不知送自己什么稀奇宝贝,大兴国也不避讳什么,说道:“本来二月时,据上会宁府传来的消息,陛下有要意着兵部尚书完颜元宜、修起居主高怀贞来贺宋生日使的,想及路程遥远,花遇在路上的时日甚久,便改派我二人了。”

  从今日大兴国见到自己有些失态的举动上来看,安维轩可以推断出,大兴国必是有事问计于自己,但见那副使翟永固又在一旁,自是不好说些什么。

  见有些冷场,大兴国转犹豫片刻,与身国的副使翟永固,说道:“副翟副使,本使奉陛下秘诏,有事要与安副使交谈,还请翟副使移于他处。”

  对于大兴国之言,身为副使的翟永固不敢有丝毫怀疑。

  在翟永固看来,大兴国是大金国当今皇帝的心腹,而这位曾经出使金国的宋人使者安维轩,不仅与大兴国与其也是交情极好,外界传闻此人与大金国皇帝的关系也非同一般,从此人被大金皇帝赐了两个宋国公主更能看的出来……

  翟永固开后,大兴国又驱散身边一干侍从,直到确定无人在旁偷听后,一张脸扭曲的如同苦瓜一般,只拉着安维轩的手,又惊又惧的说道:“安副使,你与我出些主意罢!”

  “留守大人这是何意?”见得大兴国的表情,安维轩有些惊讶。

  听安维轩言,大兴国才意识到自己有些失态,忙松开握住安维轩的手,说道:“三月大某离开临安前,安副使曾遗嘱大某在回金国后,不要与完颜秉德与唐括辩有任何书信来往,当初大某还不以为意,今发现安副使真神人也。”

  大兴国地位低下,在刺杀完颜亶之前,与高高在上的驸马唐括辩还有完颜秉德还真没什么交情,也就是因为成为完颜亮的亲信,才算是有了香火情,所以依官场的惯例,大兴国要与有香火情的二人要有书信来往,以保持友情。

  但有之前安维轩的话,大兴国犹豫再三,还是将写信的事先放一放,结果这一放,会宁府那边便出事了,得知事情的经过之后,大兴国中则是暗自庆幸不己。

  “完颜秉德与唐括辩俱都出事了?”安维轩问道。

  “正是!”大兴国应道,眼底神色更见惊恐,继续言道:“大某刚刚回到汴都,便得到自上京会宁府传来的消息,四月中,皇帝陛下杀太傅、领三省事完颜宗本,尚书左丞相唐括辩,判大宗正府事完颜宗美。

  遣使杀领行台尚书省事完颜秉德,东京留守宗懿,北京留守卞及太宗皇帝子孙七十余人,周宋国王宗翰子孙三十余人,诸宗室五十余人。辛酉,以尚书省译史萧玉为礼部尚书,秘书监萧裕为尚书左丞。”

  ……小桃不出安维轩的意料,历史也没有偏离原本的轨迹。

  历史上凶名赫赫的海陵王大开杀戒了,比之前的酒鬼、几近疯了的完颜亶更加血腥、更加嗜杀,只杀的人头滚滚,死去的金太宗吴乞买更被杀绝了后,太宗一系的七十多个子孙被杀的人头滚滚一个不留。

  之前对金国的内部矛盾便有些了解,所以安维轩对于完颜亮大杀特杀金太宗吴乞买子孙事,安维轩丝毫不觉得意外。

  说完后,大兴国焦急着一张脸说道:“安副使,完颜秉德与唐括辩对当今圣上皆是有拥立大功的,他二人有如此功劳,更被加了王位还有丹书铁券,竟然都被杀了,大某又岂能独善其身……”

  “留守大人是怕飞鸟尽良弓藏?”安维轩问道。

  “正是!”大兴国点头应道:“想行事当日,是大某打开宫禁的门,又打开皇帝的寝殿,才使得当今陛下带人进得寝宫,谋逆弑君是大不赦的罪过,陛下若要掩饰此事,我等必定性命不保,还望安副使与大某想个活命的办法。”

  “留守大人多虑了!”安维轩摆手,继续说道:“安某记得,在行事的当日,事成之后,惟有完颜秉德有犹豫之色,最后才硊拜的当今皇帝陛下!”

  听安维轩言,大兴国很是惊愕,只问道:“安副使何以知道的这般清楚?”

  “大金国皇帝陛下对安某如何?”安维轩反问道。

  “依我朝陛下对安副使的宠信,安副使必会身居要位。”大兴国想了想应道,忽的反应过来:“莫非……陛下带我等行事,有安副使的谋划?”

  自己身在宋国,安维轩自然不再忌惮什么,笑言道:“当初要陛下拉拢留守大人的主意,便是出自于安某的建议。”

  对于安维轩的说词,大兴国有些不敢相信,又不得不相信,因为大兴国不认为安维轩会在此事上骗自己。

  就在大兴国吃惊之际,安维轩缓缓说道:“完颜禀德起初有不臣之心,当今陛下如何会让他善终?”

  从惊讶中醒转过来,大兴国又接着问道:“驸马唐括辩呢?当初也是有拥立之功的!”

  对此,安维轩很是诛心的反问道:“因为些许小事,竟然连自己岳父都能杀的人,杀了一个皇帝,能担保他不杀第二个皇帝?”

  显然,安维轩这么回答,是让人挑不出毛病的。

  唐括辩身为驸马,荣化富贵都是岳父给的,因为挨了两次打便敢弑君,换做哪个人也不会对这样的人放心,也许只有让这样的人死掉,才会令人安心。

  这时,安维轩接着说道:“所以,留守大人大可不必为自家周全担心,一来留守大人对大金国皇帝陛下来说居功甚伟,二来留守大人位轻人微,又是渤海人,不会威胁到陛下周全,所以陛下是不会难为留守大人的。”

  见大兴国面上仍有犹豫之色,安维轩继续说道:“若留守大人若不信安某之言,大可以想想太宗一系为何会被陛下斩草除根,还不是因为太宗一系子孙的权势过大,威胁到了陛下!”

  大兴国服侍在完颜亶的身边,虽然地位低下,但长期耳闻目睹,对于金国的过往,和当下的情况也有些了解。

  在金太宗吴乞买一系的子孙们看来,是宗颜亮的父亲完颜宗干与完颜宗望等人拽走了本属于太宗一系的皇位,完颜宗干死了、完颜宗望也死了,惟有完颜宗干的儿子完颜亮在这一代中最为耀眼,所以吴乞买一系子孙的怒火自然也就转移到完颜亮的身上。

  谁让你是完颜宗干的儿子呢?有句成语叫爱屋及乌,殊不知也有恨父及子啊。

  特别是当完颜亮采用非正常手段登位后,吴乞买一系子孙的恨意就越发的刻骨。

  金太祖是金太宗的二哥,而完颜亮与被弑的金熙宗,正属于金太祖一支。对金太宗一支来说,完颜亶的死掉,本来不算是坏消息可是皇位眼看着还是落到了金太祖一支的屁股底下,怎么能不让人恼火?

  况且,如果完颜亮再把位置传给他自己的儿子,如此下去用不了几代,还会有谁记得:太宗皇帝这一支,本来也是皇位的有力争夺者?而到了那个时候,本支血脉还有什么念想?

  十几年前,太宗一系丢了皇位也就罢了,现在看来连孙子辈也没希望了,太宗的子孙们能不生气么?

  依靠十来个人,便能成完弑君篡位的完颜亮又岂是糊涂人,当初是自家老子将皇位从太宗一系的手里,抢到了自己的堂兄也是父亲的养子、自己的养兄完颜亶的屁股下面。

  这一切,他完颜亮心知肚明。

  但是,托了完颜亮的福,太宗皇帝一支子孙被养的又肥又壮,各个都被安插在金国各个要害衙门里,己经成了一股能跟太祖一系直接对抗的政治力量,所以完颜亮心里再对太宗一系不满,但眼下刚刚做了皇帝,轻易是不敢招惹的。

  特别是太宗皇帝吴乞买的八子完颜宗本,完颜亮更为忌惮,甚至完颜亮以前曾私下对完颜秉德与唐括辩说过,完颜亶不该太过宠任太宗一系的子孙,特别是那完颜宗本。

  在金国朝廷里,完颜宗本很能干也很有威望。完颜亮刚刚做了皇帝,便加封他为太傅、领三省事,几乎就是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这么光鲜体面的优待,其实无非是安抚人心的缓兵之计说白了,就是做给金太宗一支看的。

  大兴国毕竟是个小人物,眼光和见识俱者有限。但安维轩便不一样了,安维轩好歹是看过后世史书的,或许史书上对许多历史事情的记载上有些出入,但大致的经过还是经得起推敲的。

  只是令所有人都想不到的是,完颜亮能将完颜秉德与太宗一系子孙捆绑在一起,从而达到一石二鸟的目的。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go.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go.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