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古人的祈风典礼_诈宋
笔趣阁 > 诈宋 > 第260章 古人的祈风典礼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60章 古人的祈风典礼

  北风航涨南风回。

  古代帆船在海上航行主要依靠信风,特别是在木帆船时代,商民祭神祈风习俗由来己久目的是“俾波涛晏清,舳舻安行,顺风扬帆,一日千里,毕至而无梗”。

  祈风求航海平安,终宋一代,这项活动成为设有市舶司所在地的城市官员与市舶官员,一项遵行不悖的职责。

  这日一大早,安维轩起床用过早饭,骑上那匹步伐拉风的大青走马出了家门,沿崇新门一路南行,又出新门过狮子巷。

  自狮子巷南行向东,也就是保安门水门以东,便是临安城的市舶司,但举行祈风典礼的地方设置在钱塘江码头。所以但安维轩没有向南行走,而是经过架在城东沙河上的草桥,向钱塘江岸边的港口码头行去。

  未行多久,便到了钱塘江码头,于马上安维轩四下观望,只见得码头上车马喧嚣人头攒动,港口内的各家货船俱都张灯结彩,呈蓄势待发之势,船上的水手们都在为开船做最后的准备,有人准备扬帆有人准备起锚,还有人挑桶踩着踏板往船上运送淡水。

  在岸上,一干相应的礼仪人员在来回忙碌着,在准备祈风典礼前的诸多事项,从装束上来看这些人员来路颇杂,有官府的差伇,还有些人身着便服,想来是海商们的随从。

  古代祈风仪式大多由市舶司主持,参加祈风典礼的有市舶司提舶、提舶寺丞、舶模、权舶于、监舶、提举集事等官员,地方军政官员有知州、典宗、宗正、统军、总管、别驾、左翼权军、邑令尹等等。

  现下那些官员三五成群的立在那里,彼此客套着不知在议论商谈着什么。但见得安维轩骑着那匹大青马行来,一众官人皆是神情一滞,随后俱都将目光移开,显然没有与安维轩应酬更不打算攀谈什么。

  有宋一朝缺马,南宋更缺。这匹大青走马在临安城可谓独一无二,大青走马的主人是谁,朝廷里的大小官员心中都清楚的很。

  市舶司的官员不认的安维轩,但不能不识得大青走马,更知晓安维轩与秦桧的恶劣关系,哪个敢与安维轩攀上关系。

  远远的看到了安维轩,谭员外身边的长随一路小跑过来,道了声姑爷后,向谭员外一干人所在的位置指去,说道:“老爷与林爷、郑爷都在那边呢!”

  依历年的惯制,祈风仪式过后便要起锚扬帆出海,为了做好最后的检查与准备工作,昨天一早谭员外三人便上了船,昨夜便宿于船上了。

  安维轩下马,随那长随与谭员外三人一一见礼。

  “你这甩手长柜怕是连自家的船都没见过罢?”见到安维轩,林道士笑道,又一指靠在身后岸边的船只:“这就是咱家的三艘船,这趟自东瀛回到就增加到五艘了。”

  郑雄亦是说道:“轩哥儿做为船队的最大股东,若不在临安倒也罢了,在临安便要出席这祈风仪式,否则对海神便是有大不敬之意。”

  “大船东,随老夫上船看看罢!”谭员外揶揄道,随后带头顺着踏板向船上走去。。

  谭员外一边走着一边说道:“咱们这船都是三千料的,老夫有心打五千料的大船,奈何高丽、东瀛这些地方的港口吃水太浅,三千料的船勉强能进去,五千料的船是绝对进不去的。”

  岸边通向货船的踏板最多只有一尺半多宽,走上去颤悠悠的,安维轩走的那个胆颤心惊,好在平衡感不错,没有在一众人面前掉在水里出手。

  船上的水手们都在忙碌着,做着启锚的最后准备。

  谭员外带着安维轩边走边说,安维轩随之四下打量,只见这艘货船长约十二、三,、深三丈五,宽两丈七尺,船上有槁师水手八十多人,可以载货物三千石,船用整根木头加工成的巨枋叠接而成,坚固结实,有很好的抗沉性能。

  船形上平如衡,下侧如刃,这样的船形易破浪前进,适航性强。船首有正碇和副碹,都用绞车控制,是停泊设备。船尾有正舵和副舵,正舵又分成大小两种,深浅可以分别使用,用于控制航向。船上有十支橹供划行用,另有帆桅,以使风力得到利用。

  打量过船上,安维轩随岳父谭员外进船舱观看,只见这船的上层建筑分成三部分,前面安炉灶和水柜,作厨房用。厨房下边是船上保卫人员的住处,中间部分有四个房室。在保卫人员住处后面的部分被称为“屋”,高约有一丈,四壁有窗户,装饰也相对考究,上面一角栏杆等物,还有彩绘装饰等物,并且悬挂了帘幕,称得上华丽,是船东的住处。

  介绍到船东住处的时候,谭员外很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这船东的住处,老夫本不想弄得这般模样,老夫想教水手们住在这里,但刘官人说船东的住处是商人的脸面,这脸面是万万不能丢的。”

  听自家岳父提及刘官人,安维轩很是不解的问道:“今日祈风出海,怎不见刘官人的面?”

  郑雄说道:“刘官人是三门船帮的首脑人物,明州那边这几日也行祈风礼,刘官人自是回家去了,这边的祈风礼有人代劳便可。”“不知刘官人的船队有多大规模?”安维轩很是好奇的问道。

  “刘官人的船只分数拨往来于大宋与东瀛、高丽、琉球之间,我三人实在不知。”林道士摇头,接着说道:“但林某数次去过明州,根据停在刘家停在港口船只的数量估算,三门船帮名下少说也有千把艘的模样,刘官人至不能少于其中的三到四成。”

  三、四百艘……

  之前还自我感觉良好,然而在刘官人面前,安维轩立时有种自己是个叫花子的感觉。

  三门船帮不愧是有近二百年传承的组织,底蕴果然大的吓人。

  “轩哥儿,你觉得三门船帮很大是么?”就在安维轩震惊之际,林道士问道,接着不等安维轩应话,自答道:“你林伯伯我未曾去过泉州、福州还有广州,但听行船的水手说,那边三个港口哪个港口停泊的船只都比明州港要多,那边的大食商人也更加富庶。”

  林道士的话音落下,郑雄冷哼了一声,说道:“那些番奴能不富么,仗着不被咱大宋的官府管制,手里有刀有枪,在海上半商半匪,既行商又抢劫,抢了咱们宋人的航线,钱怎么能不教他们赚去?”

  历史上,泉州福州番奴坐大,不为官府制衡,后来反噬了宋室,在史书上是重重写过一笔的。

  听得南海及以西流金淌银的航线被番奴抢了去,安维轩心中越发的痒痒,有种抢回来的想法。

  见安维轩目光闪烁,林道士知出即将出海行商,不宜提及不吉利的话,扯开话题说道:“咱这船是福船的式样,福建、浙江、广东那边出海的船只不管大小,大抵都是这个模样。因为福船的出现,以前的式样的船尽数被淘汰掉了。”

  接着又说道:“福船高大如楼,底尖上,首尾高昂,首尖尾方,两侧有护板,船舱是水密隔舱结构,尖首尖底利于破浪底尖吃水深,稳定性好,并且容易转舵改变船向,便于在狭窄的航道和多礁石的航道中航行,淘汰其它式样的船只亦是理所当然之事。”

  不等安维轩下船舱细加打量,只听得岸上有锣鼓声响起。

  听得锣响,安维轩向岸边望去,只见得一众官员不再是之前松散的模样,随同而来的差伇也开始列队,舞狮舞龙的队伍也开始准备。

  林道士朝岸上看了一眼,说道:“祈风典礼开始了,轩哥儿下船参加仪式罢,我三人要留在船上,待仪式结束之后,我三人便要扬帆起航出海了。“

  参加祈风典礼立在队伍中的,大抵都是杭州城里的官员商贾,俱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小厮与寻常百姓只有在一边观望的份。

  安维轩下船行到祈风的队伍当中,只听得锣鼓齐鸣,待锣鼓声落下后,为首的市舶司提举在海神庙前献上三牲与酒水,并焚香敬拜,这在仪式上这唤做献礼晋爵,待与海神行过礼后,接着便是恭读祝文。

  恭读完祝文后,爆竹声响起,舞龙舞狮上场,港口中船只挂帆起锚出港。

  立在人群中的安维轩向着自家徐徐向海上驶去的商船挥手,也见得谭员外等人挥手道别,随着船只渐行渐远,直到看不清模样。

  就在这时,只见得有个宦官模样的人慌慌张张的跑了过来,先是向着那一众官员跑去,见未寻找到目标,又在祈风的商贾队例中寻到。

  直到寻到安维轩,那宦官施了个礼只叫道:“驸马爷,您可让咱家寻的好是辛苦!”

  市舶司与临安城那些官员的目光追逐着那个冒然来到的宦官,最后尽落在安维轩的身上,眼中皆是好奇之色。

  安维轩这个驸马爷赋了闲,在朝廷里是人尽皆知的事情,但现下官家派人来寻安维轩,竟然寻到了码头,这意味非同寻常呐!

  随即这些官员更联想道,这位驸马爷虽然得罪了秦相爷,但在官家那里却是有些地位的……

  见那宦官来寻,安维轩问道:“这位中贵人寻安某所为何事?”

  那宦官应道:“驸马爷,您进献于宫里的香皂不止是官家喜爱的很,更是得宫中太后娘娘、皇后娘娘与一众贵妃娘娘的喜爱,只可惜数量太少,实不够后宫诸位娘娘分的,故而官家着咱家来寻驸马爷,问驸马爷可还有多余的香皂再往宫里送些。”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go.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go.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