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异像罪己诏赦免_诈宋
笔趣阁 > 诈宋 > 第203章 异像罪己诏赦免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03章 异像罪己诏赦免

  “安卿,是要回大宋了么?”

  今日金国来人寻安维轩的消息己经传遍了五国城,赵桓命人将安维轩寻来,并教下人准备了酒菜。

  这是安维轩第二次来到赵桓居住的地窨子,私下里五国城宋人遗民都唤这间地窨子为行宫。

  “回陛下,臣不是回大宋,是金人皇帝教臣回会宁府待用。”安维轩实话实说。

  “宋金两国又未交战,终有一日,你还是会回到大宋的。”赵桓对于安维轩的话不感到意外,说罢与安维轩对饮了杯酒。

  “谢陛下吉言。”安维轩应道,又说道:“若有一日臣能回到大宋,陛下可有话要臣捎与官家?”

  “我要捎与九哥的话,在七年前就教韦太后捎过了……”

  犹豫了片刻,赵桓才说道,随之发出长长的一声叹息,充斥着无尽的失落与无奈。

  停顿了片刻,赵桓才接着说道:“若传话,你且与九哥说,若九哥还念及兄弟之情,待我百年之后,将我的这身骸骨迎回大宋安葬,我也便瞑目了……”

  “臣,一定将陛下的话带与官家……”

  犹豫了片刻,安维轩还是应道。安维轩如何不知道,赵桓死在金国多年以后,赵构才听到兄长的死讯,金国还曾遣使通报宋朝,赵构置若罔闻不予理睬,最后还是金国将赵桓的尸骸葬在了巩县宋陵。

  ……

  安维轩走的这一日,五国城里的宋人遗民都出来相送,连赵桓也出了地窨子远远的看着,这个莫名且又突然来到的年轻人与他们讲了许多大宋的事情,又如一阵风般的突然走掉了,他们心里有些羡慕,又有些不舍。

  看到赵桓出了地窨子,安维轩下了马,远远的向着赵桓拜了拜,才又上了马与出来相送的人道别。

  直至出了五国城的东门,渡过东面的那道河,马上的安维轩再次回头,看到在五国城的城头立着送别的人,甚至安维轩可以辩认出赵金容、赵月奴姑侄女二人。

  比起从会宁府来五国城,回去时略费些周折,来时天寒地冻可以在封冻的江面上行走,现下需要在胡里改牡丹江口渡江。

  不过七、八日的光景,安维轩带着柱三、刘栓回到了会宁府,回到了曾经住的那个院子,看守院子的还是那个老仆。

  金廷安排给安维轩的差事还宣徽院副使,在家休息了一日,第二日安维轩走马上任。

  宣徽院的老上级还是纥石烈忽里改,见了安维轩也是热闹的不得了,下差后二人于酒馆里小酌了一番,也算是纥石烈与安维轩接风洗尘。

  女真人好饮,纥石烈亦不例外,酒酣之后什么话都说了出来,甚至连昨夜在睡在哪个收来媳妇的炕上都说了出来。当然安维轩的趣味己经脱离了这个层次,虽然没有达到更高,但比这个刚好高那么一点点,安维轩更在意的是近来金国朝廷发生了什么事情。

  很快,安维轩开了话头,就对金国朝廷近来发生的一些事倒了解了一二。完颜亶为何会将自己从五国城召回来,听得其中原因,安维轩也是有些哭笑不得。

  今岁四月,就是安维轩在五国城田头支援边疆建设埋头犁地的时候,会宁府发生了天变,夜里狂、风暴雨,并夹杂电闪雷鸣,随之咔嚓一声,雷电劈了皇宫完颜亶的寝殿不说,居然还把龙床上的帐慢点燃了,惊慌失措的完颜亶跑到别的宫殿躲了起来。

  皇帝自命为天子,堂堂的天子,被天父雷霆震怒的教育了一番,战战兢兢之余,实在是很没面子。

  这还没完,紧接着更为古怪的事情发生了,有奏报传来,在利州榆林河上有龙打了起来。

  正所谓神仙打架,百姓遭殃。据说榆林河上数目不详的龙斗了直来,更是狂、风暴雨大作,利州六七成的房屋倒塌,奏报上更说“瓦木人畜飘扬数十里”,如同断线风筝一般。事后官府统计,死伤几百人,连父母官堵子回亡了一位,利州同知州事石抹里,被倒塌的房子砸死了。

  依安维轩估计,这利州榆林河上所谓的“龙”大抵是后世的龙卷风,几条龙卷风彼此搅和在一起,才给人以争斗的视觉感。

  天子,天子,上天的儿子,如今一连番的被天父教训,完颜亶觉的很没面子,但又不能指责这位天父,身为大金国皇帝的完颜亶只能下诏罪己,检讨自己的不对之处,希望天父原谅罢,并且实行大赦。百悦嗯,就是这么个原因,安维轩被从火热的支援边疆建设中拉了回来。

  ……

  “还是屋子舒服,那地窨子实在是太闷了!”

  从酒肆回到宅子,安维轩接过柱三递来的醒酒茶喝过,舒舒服服的倚在了软榻上。

  “住那地窨子,还不如住咱们江南的牲口棚子。”柱三接过茶碗应道。

  “说甚胡话呢……”刘栓白了柱三一眼,说道:“你莫忘了,靖康天子还住在五国城呢。”

  说完,刘栓来到安维轩近前:“小的觉得这几日官人有必要去岐王殿下那里拜访一趟,毕竟咱们在五国城受了岐王的照拂,不然那女真人的千户不知怎么为难咱们。”

  安维轩点了点头:“你说的不错,岐王那里,我是该要走上一趟!”

  就在安维轩想着拜访完颜亮的时候,此时的完颜亮却是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一般,急的团团乱转。

  事情是这样的,鉴于前一阵子的天灾示警,皇帝陛下下诏罪己,但完颜亮的祸事就是出自于这张罪己诏上。

  皇帝起草诏书这件事上,大抵有三类人来写:第一是皇帝亲自动笔,当然完颜亶没认真到那个份上第二是由太监写,这种情况大抵发生在宦官当权时,比如唐朝中后期,现下的金国连内侍都没几个,显然不具备这个条件第三,就是由翰林院编修来写,金袭宋制,金国也设有翰林院,所以这罪己诏就由翰林学士来写。

  金代虽有翰林院,但翰林院里进翰林学士的地位却远不像后世明代那么尊重,对于翰林学士这么一个臣子来说,能被皇帝选中来写诏书,自然是无上的光荣,这位被选中的翰林学士名叫张钧。

  按道理来说,“罪己诏”这个东西是写的越深刻越好,本来这个东西就是皇帝自己指责自己过错的,以求老天爷给自己一个宽大的机会。但“罪己诏”这东西真是那么好写的么?把皇帝的错误写的轻了,朝廷上下都会认为你是在糊弄上天,但将皇帝的错误写的重了,怕是又会得到皇帝的惩罚。

  估计这位唤做张钧的翰林学士是个死心眼,或是个缺心眼,亦或是说办事太过认真,再不就是手中稍稍有了些权力,一时激动过头,于这份罪己诏中夹带了些私货。

  然金人不是宋人,皇帝没有那么好的耐心,更何况完颜亶还是一个酒精中毒外加神经质的人,另外还有汉化不够深刻、身上更带有原始野蛮部落的作风。而且不管是金朝,还是后世杂有女真人血统的清朝统治才,无疑都是这样的货色。

  翻翻史书,汉唐宋明四朝有几人是因为写诏书丢了性命挨了斥责的?大萌朝纵是昏君多,文官们不惜挨板子拼了命的骂皇帝的过失,也没看几个立即拉出去砍头的,若放在金、清早就砍绝种了。

  野蛮击退了文明,自然会引发文明的倒退,硊拜大礼、硊着奏事更是野蛮的遗留的痕迹。

  所以说在金、清两朝写罪己诏书绝对是个技术活,技术不好就等着洗脖子挨刀罢。轻了,重了,这其间的分寸实在是不好拿捏。

  这位张翰林鉴于上天示警,认为于诏书中应该深刻自贬,于是乎在诏书的初稿中写了这么几句话:“惟德弗类,上干天威”,“顾兹寡昧眇予小子”等等反正都不是什么好话。

  话说酒精中毒外加神经质患者完颜亶,估计还处于被上天教育发懵的状态,抑或是这几日又喝了酒,依旧处于麻痹状态,看过诏书的草稿后,竟然没有任何表态。

  要说完颜亶看不懂这几句的内容,这根本是不现实也不可能的,毕竟完颜亶自幼受名士韩昉教导,对于汉字的理解显然不弱于寻常读书人的。

  完颜亶没看出来,不等于朝中的臣子们看不出来,完颜亶是酒精中毒神经质患者,不等于朝中臣子们是酒精中毒神经质患者。身为参知政事的奚人萧肄,解释道:“弗类是大无道,寡者孤独无亲,昧则于人事弗晓,眇则目无所见,小子婴孩之称,此汉人托文字以詈主上也。”

  这句话用白话翻译过来就是说:弗类是大无道,寡是孤单一人,眇是瞎子之意,这汉人用文字骂您是昏庸无道,又是孤单一人,又不懂事又是瞎子,而且是个小瞎子……

  估计萧肄也没想到,自己这句话会成了张钧的催命符,酒精中毒外加神经质患者完颜亶听了这样的解释立时龙颜大怒,气急败坏地命人将张钧拖了下去,打了几百板子……

  只是没想到张钧命硬,一顿板子下来人还活着,完颜亶当即神经质大作,不顾身份亲自冲了上去,用剑划开张钧的嘴,然后当场将其剁成了肉酱。

  杀死张钧的同日,完颜亶赦免了上京囚犯的罪行,安维轩也是因此得到赦免回到会宁府的。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go.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go.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